You are currently viewing 辦公室環境安全嗎?上班必備防疫配件,你準備好了嗎?
辦公室環境安全嗎? 上班必備防疫配件,你準備好了嗎!

辦公室環境安全嗎?上班必備防疫配件,你準備好了嗎?

疫情趨緩逐漸解封後關注的焦點會是回歸辦公室工作的安全性。
辦公室環境的防疫措施是否足夠?你可能內心會打一個大大的問號。
還是先保護自己防範未然,這時你需要加強自我防疫的意識,才能預防接觸到病毒的可能性。


上班必備辦公室防疫配件,你準備好了嗎! 以下四點跟著做,讓你安全出門 Be Safe So Easy!

1.攜帶個人酒精擦拭布+酒精

必要時購買小分裝瓶隨身攜帶,不管是開會、用餐前後、個人辦公桌、廁所置物檯都會用到它,不會像一般衛生紙,邊擦邊掉屑,越擦脾氣越暴躁。

2.自行準備午飯及餐具,使用拋棄式個人洗碗布

自行準備午飯,可以避免產生心理壓力,不僅可以吃得安心健康,還可以不必擔心菜色問題。 環保餐具的使用不僅可以減少垃圾製造,還可以為地球盡一份心力,用過的餐具清洗為避免交叉感染,盡量使用拋棄式洗碗布,洗一次就丟,不必擔心細菌滋生,也可避免食物殘渣長時間留在盒內產生臭味,回家後只要稍微沖洗就可以省掉需要去除擾人汙垢的困擾!

3.口罩隨身攜帶

這已經是現代人隨身必備物品,走到哪都需要配戴它,有時出門忘記還得去超商買口罩,就像出門忘記帶傘一樣,家裡是不是有好多這樣的案例呢!建議出門時,常用包包裡都放置一些乾淨口罩,以備不時之需,口罩也是一種疫情下的時尚配件了呢!

4.隨身攜帶拋棄式毛巾、一次性乾濕兩用巾

夏季到了,常常在進辦公室前滿身大汗,戴著口罩的臉上也佈滿了汗水,這時如果使用手帕擦拭,你不擔心會將細菌直接往臉上抹去嗎?你可能會覺得使用衛生紙擦拭就可以了,但擦拭後難免身上會殘留碎屑,反而更加不舒服,建議使用拋棄式好用巾,它就像毛巾一樣,不僅可以帶走汗水,也可以拿來當毛巾洗臉,用完的好用巾還可將檯面清潔乾淨後再丟棄,不僅乾淨衛生,更能成為一個好的使用者。


辦公室防疫措施
辦公室環境安全嗎? 上班必備防疫配件,你準備好了嗎!

你我都必須了解辦公室該具備的新安全要素:

1.空氣品質

辦公室的空調系統不能侷限溫度調控,暖通空調要能調節濕度、過濾空氣、稀釋空氣中有害物質。氣候允許的話,公司應該將適合專心工作、協同合作的戶外空間納入考量,這些戶外空間可以提供社交、討論等功能,並且能降低散播疾病的危險。

2.人數密集程度

聯繫越緊密,傳染病的傳播速度就會越快,人群聚集,就會增加傳播概率,如何改造辦公環境有其必要性,在後疫情時代因應需求可調整配置空間配置。

3.桌椅呈幾何排列

透過遮蔽物,如:隔板,或是透過桌椅的幾何排列,減少面對面的機會,用餐時間也盡量在自己座位上用餐並避免交談,以減少口沫交錯感染的機會發生。

4.設置辦公桌屏風

在無法保持距離的情況下,附加在工作站上的屏風可以減小病原體向前噴發的範圍,變成可實行的安全策略之一;當氣體在不同地點向前發噴發十,使用硬式材質或布料障礙物去阻礙氣體漂浮行徑是最合適的方法。

5.防疫材質選用

疫情時代的新標準中,材質特性的挑選將變得更加重視,無論是單一或是合成的材質,能在長期清潔且持續消毒後不容易損壞的產品將會是一大新趨勢,雖然目前因應疫情創造的新產品符合時下需求,但仍然無法創造無菌環境,還是需要搭配使用清潔產品加以消毒為主。

6.養成全員習慣

企業在訂定環境打掃工作時,需要立下明確指示,並且頻繁且持續進行,使員工習慣這樣的模式,企業也需要提供清潔濕紙巾、酒精擦拭布、酒精等消毒用品,放置在辦公室的每個角落,讓員工可以輕易取用,若員工可以自動自發盡到互相提醒的責任,這也將是企業文化的一種展現方式。

7.感應科技

感應科技的誕生有其必要性,不僅能夠降低重複接觸後交叉感染的發生機率,更能降低人工可能發生得錯誤機會,像是人體溫度感測器搭配臉部辨識系統,結合辨識打卡的功能,快速紀錄每位來上班員工的個人健康狀況。

8.非接觸科技

辦公室的門、水龍頭、預約系統等,如果企業有預算盡可能使用非接觸科技,若無此筆預算則需教育員工並且定時安排人力進行清潔消毒。

9.讓人感到安全

增加一些預防疾病擴散的裝置有其必要性,能夠給員工創造一個擁有安全工作環境的心理,並且需加強教育員工要有同理心,切勿挑釁或是使用不適當的字眼,加強宣導防疫落實之觀念是現代疫情下員工與企業都必須重視的素養。

以上9點,您的辦公環境都有符合嗎?

相信你也期盼可以重回與工作上夥伴合作的氛圍吧!疫情時代下的我們,內心必須更加團結一心,不能預期明天將會如何,但可以把今天的自己打理得很好,這樣就夠了,防疫期間身體與心理的建設更加重要,期許每位讀者都能擁有安全、穩定、幸福的美好人生!


延伸閱讀:Ag+銀離子真的能抗菌嗎?八大解析顛覆你的想像!雙層口罩防護力較佳?專家提醒7大要點!

更多麥世科即時資訊,歡迎追蹤粉絲專頁